-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收[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数[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栏[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刊[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征[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投[05/19]
柳宗元笔下永州湘口馆区域的田野调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最晚在唐代有湘口馆之称。永州湘口馆之名称与相关描述,始见于柳宗元诗。《柳宗元集校注》有记载,唐元和四年秋, 柳宗元作《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九疑濬倾奔,临源委萦
最晚在唐代有湘口馆之称。永州湘口馆之名称与相关描述,始见于柳宗元诗。《柳宗元集校注》有记载,唐元和四年秋, 柳宗元作《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九疑濬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18°43′—119°26′ E、27°42′—28°21′ N)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早夏长,温暖湿润,年均降水量 1646.9 mm,年均气温17.7 ℃;森林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乌溪江源头之一。研究样地位于龙泉市住龙镇西井村165号小班,该林分是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阔叶树种丰富,林分中针叶树种杉木和马尾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被人为采伐,之后一直进行封育管理,2004年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住龙镇公益林有17533 hm2,该林分具有代表性。
巨大的愧疚紧紧扼住她的咽喉,几乎让她窒息。身体摇摇欲坠,她沿着病房门缓缓滑下,把头紧紧埋在膝盖里,蹲坐在地上。
《唐柳先生集》宋廖莹中辑注:“九疑、临源,二山名,俱在永州,潇湘所出。会合,谓合流于湘口馆也”;明蒋之翘辑注:“九疑,山名,在永州界。临源,岭名。九疑、临源,潇湘所出。会合,谓合流于湘口馆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一永州府:“湘江,府北十里。自广西兴安县流入府界,东北流至湘口,潇水汇焉。”又:“湘口关,府北十里,潇、湘二水合流处也。今为湘口驿。”
雍正《湖广通志》卷一四永州府:“湘口渡在城北湘口驿前一里。”
湘口馆,即湘口驿馆。驿馆,又称邮驿,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或换马的地方。湘口馆有湘口、湘口关、湘口镇、潇湘镇、潇湘关、潇湘津、湘口站、湘口递运所,湘口驿、湘口水驿等等各种改称或并称,驿馆前有湘口渡(也称湘口步)。继柳宗元之后,历代文人骚客——如唐人李频、戴淑伦等,宋人范成大、杨万里等,清人王庭、王夫之、李文藻等——对湘口吟咏不绝。
明代名臣黄福《安南水程日记》有记载:“是日申时至湘口驿,驿亦隶零陵县,去永州府城十里许。驿之东南,一水通道州;驿之西北,一水通广西,二水之驿合流而北。是夜,泊舟于驿前。”此中通广西一水即是指湘水,而通道州一水即是指潇水,所泊舟处便是古湘口渡。
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系统性比较强,需要长时间坚持检测林业的发展情况,发现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等问题要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保护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尽量少的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应用林业技术对生态林业体系实现监测和管理,能够更好地预防,促进了生态林业的建设。要想减少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甚至生态带的破坏以及威胁,就应该对监测预警机制进行构建和健全,形成检疫御灾的科学系统,设立多元一体的防灾控灾体系。地方领导要重视对林业建设的经营和问题防治,实现对社会的更好服务。政府的考核评价指标中,也应该将对林业生物危害的防治能力纳入,以此来降低地区内的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从碑文来看,更早的时候船公的粮食,当是通过村民捐田给渡口,再由渡口租给附近农民耕种,收取租谷获得。从访谈的情形看来,船公的伙食来源后来改为直接从各家收谷子了。
一 潇湘古渡
(一)湘江西岸老埠头渡
艄公屋,当地村民又称渡船屋,位于距潇水约五十米处。2016年初笔者探访时,渡口屋尚见正前方一面断墙和右侧一段墙面,正前方墙面有木门框镶嵌,门框周围有砖砌。据残存墙面来看,渡口屋屋门正对河道。门以上为土结构,门下方为砖结构,墙基处由砖石彻成。渡口屋门口有大青石铺成的宽阔阶梯,至今尚存。2018年笔者再去探访,发现墙面几乎被摧毁,墙基残存。据当地村民旷姐说,附近成人怕小孩在断墙处玩,发生危险,所以把它推倒了。原屋址已被旷姐种上数棵柚子树苗,由她监管。而访谈到的当地村民无论老少,一律不知道这渡口屋究竟建于何时,只知道自己一出生它就在那儿了。
以老埠头东岸为例,老埠头渡口附近为老埠头村一组。村里面原来绝大部人都是渔民,现在也有很多村民拥有渔民证,村民家里一般都有一条以上渔船。2018年年末,我们在考察中遇到了两位四十多岁的贺姓男村民,一位六十多岁的李姓男村民,他们都是渔民。其中一位贺姓村民家里还养了十九只鸬鹚,他平常就是与鸬鹚配合打鱼的。而另一位贺姓村民和年纪较大的李姓村民是以撒网的方式打鱼(顺便放网虾的“笼子”)。据两位贺姓村民说,李姓村民家从“爷爷的爷爷”起就开始打鱼了,是世代打鱼之家,无田无土。他们自己家里有田有土,耕种之余来打鱼。傍晚时分,李姓村民摇着船桨,已经打算去河中间撒网了,见到两位贺姓村民就打了个招呼。养鸬鹚的贺姓村民说,他要晚上十二点以后才把鸬鹚赶上船去打鱼,傍晚先在船上做些准备工作。据说,鸬鹚白天是不捕鱼的,它们白天主要是休息,不吃东西,偶尔喝点水,就算放在河里面去也只是“玩耍”。另一位贺姓村民,傍晚来到河边观察水面的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出去打鱼。他打算吃完晚饭以后七八点的样子去放网,十点左右回家睡觉,然后凌晨四五点去收渔网。据他介绍,如果天气好,上半夜和下半夜都要放一次渔网,这样的话,也就没什么觉可睡了,天气太冷的时候就上半夜放一次。渔民们晚上打鱼,白天卖鱼,只有吃完中饭以后可以睡一下,有时候还要接孩子放学,很是忙碌和辛苦。
埠头与古街相连,古街为4米宽青石板街道,街道两旁多有清代以来古商铺建筑,诸如剃头铺、裁缝铺、伙铺、客栈等,其粉墙斑驳、古色古香、排列有序,为“下店上住”或“前店后院”式样。临街商铺有木制柜台,客栈为吊脚楼样式,多为青砖青瓦、飞檐翼脚的建筑风格。古街尽头有古路碑,上刻“转弯走冷水滩,对直走乡村(东安)”,楷书,字迹方正丰润。一位从小住在路碑附近的70岁的老奶奶证实,她“一生出来”就看到这块路碑。2013年古街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埠头古街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除前述路碑外,残存古街上尚见古碑六通。古碑镶嵌在临街旧商铺的墙基里。一通为《重修码头碑》,乾隆十五年(1750)仲冬立,碑身为长方形,有碑顶,右下角略缺损;一通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夏月立碑,碑身长方形,无题名;一通题名为《老埠头义渡始末记》,长方形,道光十一年(1831)仲冬立;另外三通碑以《老埠头新加义舟记》为题名,内容接续,并排而立,勒碑时间为民国七年(1918)冬月,均为长方形碑。这些古碑是历史上附近村民先后修砌老埠头码头、设立老埠头义渡与添加义舟的功德碑。古碑的具体情形及碑文内容笔者在《基于碑刻文献的潇湘古渡——永州老埠头研究》《潇湘水路上的千年渡口——永州老埠头研究》两篇文章中有详述,可供参考。
其次,要有担当,有责任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让责任驻扎心中,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为投身民族建设而拼搏。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做好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敢于担当,敢挑重担,积极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结合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模范引领作用,让自己用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更多的人,能够做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埠岸边有一合抱古樟,树干粗壮,枝叶撑开如巨伞,苍然挺立,树龄已逾千年。尚有距今五百余年始建于明代的单孔古石拱桥,现称“老人桥”。老人桥横跨刘家涧子,长8.8米,宽3.2米,高5米,跨度2.5米,用大型长方体青石砌成,工艺拙朴。另有古驿道可通两广。
(二)湘江东岸老埠头渡
湘江东岸老埠头渡周围,现有渡船屋遗址、有古碑,还有古亭、潇湘庙、古街道、古店铺等遗迹和古树、古桥等历史遗存。
另外,东岸老埠头渡口附近也有古石桥五座。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现代人公认的真理。可惜的是,在懵懂的转型时期,经受着阵痛的人们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在此情况下,他们既无法与伴侣进行良好的沟通,更难以摆脱贫困潦倒的生存现实。因为不明就里,即便有偶而的挣脱,也显得苍白无力。
1.艄公屋与古渡口
在湖南永州零陵潇湘二水交会处,现有老埠头渡口,渡口以老埠头命名,渡口两岸村落也皆以老埠头命名。从实际区域来看,广义上的老埠头即是当年湘口馆(潇湘镇)区域,而老埠头渡口即是湘口渡。历史上,老埠头是楚粤交通要道,也是湖南境内永州府与宝庆府的交通枢纽,在永州境内更是重要的官方渡口。笔者发现,湘江两岸老埠头渡周围即古时湘口馆、湘口渡区域历史遗存丰富。
考察中,访谈到一位70岁上下的老奶奶,她自称其娘家是“河那边做旅社的”。她说:“以前没有马路,过河的人相当多,一天是三条渡船划着不停的,我是专门收钱的。我是那边河的。我们那个船是大队的,收的钱给大队。”(河那边指的是湘江西岸。)奶奶介绍道:“东岸有九个队。渡船屋是国家建的,我们都还没出生。以前是不收钱的,家家户户给谷子给艄公就好,供他们饮食就好了。可以收蛮多谷子的,养活船公一家人。”她还说:“七几年的时候,那边河的人想来要这个渡船屋,土地改革的时候,这是我们的土地,后来就没有给他们了。打过官司的。这个地的名字原来是他们的。土地改革后划给我们这边了。”看来东岸与西岸虽有一江之隔,但因船行方便,西岸的村民曾在东岸有田地。但土改运动时,这些田地划分给了东岸村民。
很多的当代研究指出,迈向或在B箱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多加使用。由于要自己动手,须积极探索与主动设计学习,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成效。
问起渡船屋的具体建筑情形,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说:“渡船屋是老屋的样子,比后面的公屋要小些。一座三间,还有天井,有两个厢房。”这位村民说的公屋,现在外观完好,土木结构为主,盖的是青瓦,大概有现在农村的两层楼房那么高。2018年访谈到的一位老年村民说:“(艄公屋)后面屋子是生产队的仓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我七十六了,应该有五十多年了,五十三年了。”按照这位老者的回忆,这个公屋当建于1965年前后。公屋的主人之一旷姐证实,这公屋是生产队的时候,集体用的谷仓。后来分田到户,旷姐的公公,就买了下来。他公公一家在里面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来建了新的砖瓦房,她嫁过来的时候就是住在砖房了。公屋现在基本上弃置不用,大门紧闭,里面放了一些农用具一类的杂物。相比于艄公屋,公屋就像一个年轻的小老弟。建筑虽是无声,却满载历史。
据村民说,这渡船屋是“供应两个渡船老板住的”,“对面有两个渡船老板,这边有两个渡船老板,一共四个。那边的渡船屋已经没有了。这边的渡船老板是对岸的。属于那边河管理的。划船的全部都是那边河的。解放以后,土地改革,就把这块地方分给这边了。但是只要是划渡船的人,到这边河来住,没有人会阻拦的。”关于船夫和渡口屋的归属,村民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曾经潇水两岸村民因为渡船屋田地归属的问题,关系不算和谐,这与政治运动又有莫大关系。但都认识到渡口运行的重要性,双方的矛盾可以暂时搁置,让位于渡口运行。政治的现实与生存的压力,对于普通百姓的掌控,恰如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那位曾经在渡船上作售票员的老奶奶说:“那时候有的人半夜三更要过河去治病,还有些做生意的,渡船老板睡着了喊都喊不醒”“从古到今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经过这里去河对岸”。从奶奶这番话里,可以看出水路交通对于当时人的重要性以及船公的辛苦程度。谈到当年渡口具体运营的情况,奶奶说:“我收钱是有工资的,我收三分钱一个人,我们是发票的,大队拿票来问我要钱。”为了让我明白三分钱到底价值几何,她说:“买一个蛋是五分钱,三分钱能买一个包子。吃碗面是两毛钱,肉是七毛八一斤。”计划经济和低物价的往昔岁月,在奶奶口中提起如同一件陈年旧物,熟悉又平常。最后,奶奶向我强调:“这个渡船屋有蛮多代数了”,“到冷水滩,到东安,都要往这个渡口过,邮差也要往这个渡口到永州”。
现今,渡口的繁华和喧嚣随着近现代交通对水上交通的取代而一去不返。据附近村民回忆及证实,渡船屋一度充当周围村庄的碾米坊和榨油坊。旷姐说,当年山上茶籽树很多,家家户户都去山上摘茶籽,一般一家都有几百斤山茶果。她感慨,现在山上遍地是荆棘,很少山茶果了,有的荆棘长得比人还高。她还说:“因艄公屋多为泥土结构,常年日晒雨淋,就坏掉了。后来,附近的大人们把剩下的那一面墙推倒了,看到它歪歪斜斜,怕孩子们在附近玩耍不安全。”
2.古碑
我们在湘江东岸老埠头,寻访到长方体古碑柱两个,拓得碑文拓片六张。两个碑柱分别镶嵌在古渡船屋正面墙的东西两侧角落墙基处。2016年初,西侧碑柱中间已有断裂和残损,部分文字已漫灭。东侧碑柱正面题名为《流芳百世》,东西两侧各有刻文。刻碑时间当在嘉庆四年(1799)至嘉庆五年(1800)之间。西侧碑柱正面题为《渡船碑》,刻碑时间当在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碑柱左侧面为《渡田碑》,刻碑时间也当在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右侧面碑无题名,但刻碑时间写明为乾隆二十八年仲夏(1763)。古碑的具体情形及碑文内容可详参笔者《基于碑刻文献的潇湘古渡——永州老埠头研究》《潇湘水路上的千年渡口——永州老埠头研究》两篇文章。据两岸古碑的立碑时间、碑文内容以及村民的口述,老埠头渡口原应归属湘江东岸管辖,后因管理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渡口的管理权逐渐转移至湘江西岸。2018年笔者再去考察时,东侧碑柱尚完好,西侧碑柱有一截倒在原渡口屋前,已被损坏。
笔者常住永州潇水岸边朝阳岩近处,因于地缘,调查走访了柳宗元诗中所描绘的潇湘二水交会处的湘口馆及湘口渡区域,亲见亲闻潇湘二水及区域范围内古渡、古亭、古街、古树、古桥、古碑及村落情况,兹以纪述。
3.渡口古亭
在与古渡船屋并排左侧一百米左右,竹树掩映处,有一残损古亭。亭子主体为砖结构,屋顶覆青瓦。残存部分为亭子两头进出口处,均为拱形门,马头墙式样。面河左侧门形制清楚,基本完好,门上方顶部设置成龛形,中嵌方形石碑,上竖刻“贞吉亭”三个楷书大字。面河右侧门只剩下半边结构,其式样应大致与另一侧相似。亭子的墙基由厚重朴拙的大而长的青石横砌而成。两侧门的下方对向各嵌有一块刻有花纹的大型规则青石,亭子四角也有同样形制的大青石墙基。当地村民说:“亭子是过路、过河的人躲风躲雨的。”一位七十六岁的老者说这个亭子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重修的”。另一位村民说:“上面写得有我老老爹爹(按,即公公的爸爸)的名字的”,“原来什么时候修的我也搞不清”,“两头是门,两边是石墩子可以坐的”,“大冰灾那年倒了”。
探访中,遇到四十多岁村民旷姐,她是土生土长的老埠头村人,当时她正在亭子原址处浇菜。询问起亭子,她遗憾地说:“这个亭子也倒掉了,以前我小的时候还在里面玩过,亭子旁以前有很多很大的石块,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旷姐说的石块,当是指用来做亭子墙基的青石。
(70)瓦叶鞭苔 Bazzania imbricata(Miff.)S.Hatt.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从村民们的口述,大致可以得出结论:贞吉亭处原来就有古亭,以供行人休息和躲避风雨,具体修建年代不详;民国三十一年(1942)古亭重修,原应有功德碑记述重修事宜并捐助者名单,后来功德碑不知去向;“贞吉亭”因年久失修,又遇冰灾,以致毁坏。
而今,在原渡船屋正前方,临水近处,建造有简易而坚固的铝合金亭子。昔日古亭除残存部分外,皆已成为村民的菜园。
4.其余古迹
沿着湘江东岸的青石板古道往老埠头渡口方向,会经过一座古庙,名为潇湘庙,又名湘妃庙,是祭祀潇湘二妃即舜帝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潇湘庙处在潇水岸边较远处的一个小山头上,与蘋州岛隔水相望。从外观看来,它是一座朴素陈旧的木结构房屋。笔者2015年曾进入潇湘庙里探访,庙分三进,平整的泥土地板,有天井,顶部已塌陷,有青砖院墙。房梁上有木刻图案。庙内也有砖墙,墙壁上多处镶嵌碑刻。此潇湘庙是现在罕存的湘妃庙之一。关于潇湘庙的历史、形制、以及碑刻的具体数目与内容,学者张京华在其《湘妃考》一书中有较详细的相关考察报告。1923年出生的永州本地人李茵在其《永州旧事》一书中提到过潇湘街上的潇湘庙,为永州八庙之一,是人们看戏、祈雨、祭祀祖先的地方。不知说的是否就是这一座潇湘庙,至少在庙的功能上应当是差不多的。
东岸老埠头也有古街道。据村民们的零碎回忆,“以前街上有做生意的、歇伙铺(即旅舍)的”,“那时候盐都是挑着卖的”、“还有卖碗的”,“这边叫半边街,对面叫全街”。如今的半边街风貌犹存,街上仍能看见清代的商铺建筑,有豆腐铺、杂货铺等,一般为木结构,盖青瓦,有的残存砖墙,店铺前往往有梯度较高的宽大青石阶砌。店铺前之所以筑高阶,想必是为了防止河水上涨。
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思路推动集团本部改革,明确省农垦集团-产业集团及区域集团-子公司(含农场基地公司)各级企业的定位、职能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精简高效的集团运作架构。完善各级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的职责划分明确,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推动农场进一步树立企业经营理念,精简机构人员,增强经营能力。
二 潇湘渔父
柳宗元在《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鸣”一句中所提到的渔父,并非完全是虚构,而应当是对其在潇湘二水所会处见到的渔人形象的实写或艺术提炼。因为在潇湘二水交会处之老埠头,目前仍然有大量专业及业余渔民人群。如今的潇湘之上,仍常常能看到渔民打鱼或划船的身影,停靠岸边的渔船也随处可见。
湘江西岸现存老埠头码头,青石结构,形制成“之”字布局,临水平台向东拾级而上,设歇台,然后北折,有青石踏步二十五级,其坡势较缓,经过第二个歇台,再西折上二十五级台阶,其坡势较陡。码头铺墁的青石条磨损得光滑锃亮,或有残缺,见证了码头的昔日繁华。
撒网打鱼的贺姓村民家有两条渔船,一大一小,大的船在有大风浪的时候用。我们问起他家船旁边的一条渔船为什么罩上塑料布。他告诉我们,那位村民最近已经出去打工了,罩上塑料布是防止船进雨水后下沉。他还说,村里面这种情况的人不少。至于原因,他解释道:“主要是现河里的鱼少了,电站修多了,打鱼去不了好远了,鱼弄不到了。另外,天气冷了,也是原因。”
21世纪的当今,老埠头尚有大量专业或非专业的渔民,在柳宗元所处的唐代,生活在潇湘岸边的百姓成为渔民就是更普遍也更自然的了。
昨晚上我看见了,寡妇从刘佳家里钻出去,她披头散发,裙子都扭到了腰上,走路歪歪扭扭的,我喊了她几句都没应,活像见鬼了。
另外,从实际考察看来,在潇湘之上,原初状态的“打鱼”,时间不是在晚上就是在黎明,而渔民为了能打到较多的鱼,也必定要远离喧闹和人群,身处幽静才下网,所以“杳杳”二字的确是很合适贴切的。“杳杳渔父吟”在“叫叫羁鸿哀”句上,“吟”与“哀”相对,结合探访中所见到的渔民生活状况与听到的渔民自身感受,此处之“吟”当是指渔父发出的“叹息、痛苦之声”。
总而言之,柳宗元“杳杳渔父吟”一句诗,是基于潇湘二水中渔民生活实际情形的艺术提炼,并非纯粹只是文人充满浪漫情怀地或多情善感地虚构和想象。
三 潇湘胜景
“潇湘”合称,由来已久,《山海经》中有“潇湘之渊”的表述、《淮南子》中有“弋钓潇湘”的记载。永州,设置于隋唐,因地处湘江、潇水交汇得“潇湘”之雅称。自舜帝南巡,二妃追随而来,多有贤哲名流取道或寓居潇湘,如屈原、贾谊、司马迁、柳宗元、元结、周敦颐等等。“潇湘”之名,早已溢出实际地理特征之描述,逐渐扩展升华为我国重要文化符号与闻名海内外的文学意象。
我们曾沿着碧绿的潇水,踏着青石板古官道,一路探访。沿途人烟稀少,竹木森郁,遮天蔽日。虽能看见几家住户,却很少碰见行人,偶尔见到有一两个垂钓者或一两位渔民在渔船上忙碌。鸟鸣声和我们的脚步声、交谈声因而异常清晰。
在潇水东岸远眺,只见两岸青山相对,潇水澄碧,静静北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在潇湘庙近处驻足,远望对岸之蘋洲岛,又油然生怀古之思,二妃望舜之情深、屈原遭贬之离忧,涌上心头,不免感怀。
其中:Rrqd=岩石质量指标;Jn=节理组数;Jr=节理粗糙系数;Ja=节理蚀变系数;Jw=节理水折减系数;Ssrf=应力折减系数。
老埠头渡口附近,竹林尤其蓊郁,一簇簇翠竹笔直高耸,浓荫匝地。经年落下的竹叶层层覆盖在长了苔藓的青石板上。人走在古道上,头顶及四周全部被竹子包围,阳光只能透过枝叶的缝隙照射进来,投下斑驳的光影。传说中二妃带血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斑竹。为什么不是滴在别的树木上呢?当然是与潇湘岸边这疯狂生长秀丽葱茏的竹林有关了。这一片竹林景象自然、朴素、纯净,少有人为干扰,恐怕还是二妃曾来潇湘时的情形。
在静谧的竹林中行走,经过古渡口,见到渡船屋、古亭遗迹,并且不时途经昔日古桥,时间长了,便有恍若隔世之感。乍一看到渡口,顿感豁然开朗。河水的明亮与竹林的幽深形成强烈的反差,心境也在明朗的色彩中苏醒,于是从乡愁般的情绪中回到现实。
消毒剂: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溶液,规格1 mL:重组溶葡萄球菌酶1 U+溶菌酶40 000 U+醋酸氯己定0.001 g,批号20160201,昆山博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老埠头眺望,可以看见潇水自南、湘江自西,合流于蘋洲岛附近,然后往东北方向流去。湘江会经洞庭,汇入长江。昔日驿馆建在此处,主要出于地理上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二水合流处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以(5+95)(硝酸、纯水,V/V)硝酸为介质,将标准溶液逐级稀释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0,0.1,0.5,1.0,5.0,10.0 mg/L的镉、铅、铬、砷标准溶液;0.05,0.10,0.15,0.2,0.25 mg/L汞标准溶液;0.05,0.10,0.5,1.0,5.0 mg/L的锑标准溶液。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6种元素的线性参数见表1。
当代学者经考证,将潇湘八景之“潇湘夜雨”实景定在老埠头二水合流近处。这一景包含了潇水、湘水两条河及夜雨这些要素。而将江水与愁类比、关联,是文学中的惯常手法。为何如此?从实际考察来看,江水与愁颇多类似:绵绵无尽、横无际涯、沉重、静默。潇湘二水交会之地因地处边远的永州零陵,风景绝佳,从舜帝南巡二妃追寻而来起,多有贤哲名流、文人墨客,或漫游寓居、或贬谪流落于此,如屈原、贾谊、司马迁等等。在文学与文化层面上,潇湘的这些自然胜景,往往染上了浓重的愁绪。潇湘几乎成了“愁”的代名词。因而将“潇湘”与“夜雨”相连,从表现“愁”的意绪这个角度来说,其在意象的塑造上是非常成功的。潇湘之愁内涵丰富,至少有这几个方面:一、情愁,包括爱情之愁、与友情之愁等;二、羁旅之愁,包括羁旅之苦与思乡之愁;三、理想失落之愁。人在潇湘,遭逢夜雨,因时节天气而生的寂寞、黯淡、凄凉、冷落之感,使人愁上又更添愁。柳宗元在潇湘二水交会处有“虑分固难裁”“弥使远念来”“泛舟绝沿洄”之感想与举止,绝非无病呻吟,是其真情流露,含泪带血。一则因其人生阅历: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人生遭遇巨大挫折,内心确有排解不开的愁怀;二则因其文化素养:湘口馆处潇湘交会处,地理人文环境交互作用,引发无限愁绪。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nkjxyxb.cn/qikandaodu/2020/0519/357.html
上一篇:方冲之《国学举隅》述论
下一篇:基于健康理念的湖南科技学院教职工体育锻炼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