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收[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数[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栏[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刊[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征[05/19]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投[05/19]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 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 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国拥有绵长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底蕴深厚、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体现在“和合”这两个字上。
(一)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从词义方面来理解,“和”,指和谐、和平;“合”是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和合”作为一种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人在处理自我存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各层面问题时所具有的圆融通达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天人合一”和“中庸”两个方面。“天人合一”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都要适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强调过犹不及,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把握过度和缺失之间的平衡。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秉承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自然主义的。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主张顺天应时。人道顺应天道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原型。“天人合一”意味着一方面自然完成了自己,一方面人类达到了目的。“天人合一”除了可以在实体意义上被理解——把“天”“人”理解为自然界与人类之外,还可以在境界的意义上被参悟,即把“天”“人”看作自然而然(即无为)与他然(即有为或人为)。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也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注重人生与审美两种境界的相和。中国诗意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合”文化“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可以把它看作中国古代诗意智慧的源头。
赵小甲:俺爹真是厉害,愣是把钱大老爷差来的衙役憋了回去。爹你不知道钱大老爷的厉害,俺可是知道他的厉害。东关油坊里小奎对着他的轿子吐了一口唾沫,就被两个衙役用铁链子锁走了……不过俺也看出来了,爹不是个善茬子。俺爹不是豆腐爹,俺爹是个金刚爹。俺爹在京城里见过大世面,砍下的人头用车载用船装。俺爹和钱大老爷较起劲来,就好比是一场龙虎斗,看看你们谁能斗过谁吧。[16](P65)
(三)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这种态度是儒家主张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处事的至高理念,中国人对于事物的“度”持敬畏和守望的态度。很多先贤都对于“中庸”给出过自己的解读。东汉郑玄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北宋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归纳起来,中庸是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对待万事万物。中庸本身的价值历久弥新,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平衡,大到可调节国家之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小到可调节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生活实践中经常会面临两难选择,有时两种选择正好就是矛盾对立的两极,人们尝试在这之间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并使矛盾对立趋于和谐统一。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中庸”就是不走极端,坚持适度,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平稳持续的进步。
美国历年来推出的补贴政策不仅在形式上较为多样化,在范围上也较为广泛,农业补贴投入大,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同时最大的特点是美国一直采取立法的形式制定农业补贴政策,保证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何时何代,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旗帜,必须有尊贵的地位与形象。中国文化传统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国家领导人的称呼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中国的上古社会称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为古圣先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称唐宗宋祖为贤明君主;中国当代社会的领导人称为伟大领袖。他们继承了中国历代古圣先王“仁政爱民”的文化传统,与时俱进,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代。
(一)传统文化的“和顺精神”
传统文化的理念,具备了超越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思想维度的深刻内涵,体现的是“天下和顺,日月清明”的政治文明;体现的是“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的精神文明;体现的是“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的物质文明。宏大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是无可比拟的,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使中国人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2]研究、探索、揭示传统文化的理念,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已经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理念之中,为解决世界性的宗教、文化、教育、社会、科技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科技的发展方向,不仅仅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代表世界先进的多元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经济、文化的贡献就越大。
(二)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文化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因为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揭示,人类社会文明生活的客观写照。具有各自历史渊源的不同的地域、族群的文化形成,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来认识、了解周围世界,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层面来探索真理,这就形成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虽然语言不同,对于同一真理与规律,人们认识、发现它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揭示的自然规律却是相似的,从而构成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性。世界多元文化是共性文化所产生的和谐的一体文化。和谐社会的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
(三)多元文化互相尊重、互相敬爱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多年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响亮的文化品牌,时时刻刻影响着世界。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带动下,中国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自然也步入世界先进的行列。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中国要走文化大国、教育大国的道路 [3],中国要走文化外交的道路,中国要走和平外交的道路,中国要用自己先进文化原理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处理世界上的各种复杂事务。
最后,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极其固定,服务对象范围也相对狭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高校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的获取方式,进一步扩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三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认同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传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的时代需要。
推荐理由:内容全面:每辑囊括人体、天文、动植物、天气、地质、环境、物理等内容。信息丰富:附加需要动手、动脑的延伸阅读内容,帮孩子开拓思维。语言简练而不失优美,浅显易懂,适合朗读。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
热爱人民,要以热爱我们的父母、热爱我们的老师、热爱我们的领袖为基础,只有热爱父母、热爱老师 热爱领袖,才能热爱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热爱人民要体现在: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只有让人民安居乐业,热爱人民才能落实。热爱人民,要热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全中国的每一个人,才能说是爱人民。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气象观测能力已经得到很大提高。随着技术进步,气象观测能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需强化各项技术的应用,加强管理,提高气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地面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我国气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从秦朝统一,直到今天,这两千多年始终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中国古人讲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和谐,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努力地做促进世界和谐的工作,做人类和平的使者。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指出: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往来越来越密切,关系的密切可能因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而产生冲突、矛盾。我们需要消除这样的现象,才能实现多元文化彼此互相尊重、关爱、合作的目标。
热爱祖国要有一颗“中国心”,只要有一片体现对祖国母亲关爱的心情,就是极其宝贵的精神品质。
(二)热爱领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和谐社会是这样的,其中“崇德兴仁,务修礼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其他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位深爱中华文化的领导人,正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佳“文化代言人”。习近平在国际外交讲话中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回顾中国与他国的交往历史,阐述两国文化上的契合之处,讲述多年来两国交往的感人故事。在莫斯科,习近平指出,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在印度尼西亚,习近平回顾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更是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等等。习近平把中国与他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融通起来,表达两国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这是文化自信,更是外交智慧。“习式外交”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明德亲民、重情重义的亲民风格上。习近平在国际上展示的形象,平易近人,质朴可亲。很多外国人透过习近平的一举一动,更充分全面地了解了中国,从而亲近中国,喜欢中国。
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的、普通的各界百姓交朋友。在俄罗斯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期间,习近平为曾经在华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颁发纪念奖章。当习近平看到90岁高龄的老兵谢尔盖耶夫腿脚不便,马上快步走向前为他佩戴纪念奖章。习近平对外国友人的承诺不会因为岁月流逝、世事变迁而改变。习近平富有人情味的微笑和言行,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温度,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善与诚意。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平民风格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三)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敬重“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文化理念,体现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热爱祖国,我们要热爱领袖,我们要热爱父母,我们要热爱老师,我们要热爱人民。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所谓“宗旨”,就是必须坚决、坚定、坚持,不能改变的东西。所谓“宗旨”,就是本质、本色,“宗旨”要是变了,叫作“变质、变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把全心全意,变成“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假心假意”,甚至“无心无意”。如果这个宗旨变了就是对人民的脱离,对人民的背叛,最终也将被人民所唾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4]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全世界和平稳定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原理,也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和谐的统一体。我们不仅要构建中国人民的和谐社会,而且还要构建人类地球的整体和谐世界,全世界人民和平相处,组成一个有爱和睦的大家庭。全世界的各国人民,应该携手并进,共同构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人类与宇宙整体的和谐。在当今多元文化交会融合的大时代中,人类要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交往,和谐前进。
四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系统而独具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它重视伦理价值取向,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特别是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时期,大力推进政治思想工作,就应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中国梦不仅仅是强国梦、强军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梦,文化的复兴为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启发人们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进行发扬和传播,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二)加强道德建设意识,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思想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古代圣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
每捏三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较轻,“捏三提一法”刺激最强。一般情况下,提是为了对某一部位加强刺激,可根据具体需要来操作。
大概是因为有了些距离,爱情里的美好就显露出来了,他们都知道其实他们还爱着,所以在“分手”一个多月的时候,他们还是复合了。
(三)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在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政治理想信念,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的“四有”公民。这与儒家“文质彬彬”的“君子”教育培养目标有不少共同之处。儒家基本精神是“仁义”“仁者爱人”。儒家从他人、国家、民族的高度来定位“君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己以安人”,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的育人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就能极大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
结 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国先哲的崇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展现了和谐社会的“大道”,囊括了传统文化的人生哲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统文化理念具有深层内涵的哲学维度,体现了古今、中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哲学准则,我们应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
[1]李艳丰.在文化自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25-26.
[2]邵红侠.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7):75-76
[3]李庆云.“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45-47.
[4]蔡莹.略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郑州师范教育,2018,(11):69-70
[5]杨寄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话语演进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88-89.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nkjxyxb.cn/qikandaodu/2020/0519/337.html